说到技艺,泥人张现今已经成为了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发展了百余年的历史,也让市场对这门技艺有了不小的开发。所以,对于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来说,除了要考虑如何将这门技艺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,从而更好地传承外,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、防止别人侵害泥人张的权益,也显得更加重要。
生于泥人世家
据张锠介绍,之前泥人张的传承是具有“家族密技性”的,甚至还有“传男不传女”的规矩。不过从张锠的父亲开始,为了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,打破了这一传统,开始开班在社会上培训。“当然对于这门技艺的理念和传统是要好好传承的。”张锠表示。
据了解,泥人技艺的传统蕴含了艺术理念、技巧等方面。“一个作品最强调的就是构思,要怎么塑、怎么绘才能好看,这里面要有艺术概括、横竖构图的技巧等等。而且现在的泥人技艺也在继承老东西的基础上,开始接受现代的思想。比如在不锈钢和铜上怎么做,冷色和暖色、石头和金属都是如何结合的。”
据张锠回忆,因为从小就生活在泥人张世家,所以他对泥土有着天然的喜好。张锠从小就开始在家里的作坊玩泥,不过真正学习这门技艺是在初中以后,“那时候先临摹传统人物的头,小孩没有立体的概念,作品一开始都会非常平,就是简单的‘以形对形’”。
“那个时候父亲就会过来拿着我的作品改一下说一下,我看着父亲给我改慢慢就有了感觉。泥人这门技艺要对作品的重心关系、体重、体量、结构非常了解。我在父亲修改我作品的过程中会慢慢体会这些,逐渐就从临摹过度到了‘默写’。后来还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美术,主要就是画画,那个时候也完成了很多大型宣传画的任务。”
张锠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泥塑班,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泥人技艺。当时泥塑班里,张锠的父亲也是主要的老师。这里教每个同学的创作,也基本是通过对学生作品从头到尾的修改,边修改边讲解的模式,让学生慢慢培养出做泥人的感觉。
“这门技艺的学习过程中,一定要多思、多看、多练,看完之后要思考一下。从这个班毕业后,我在社会上干了一段时间,后来又回到了学校。不过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,所以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所以再回学校学理论,就对理论学习把握得特别准确。”
旷日持久的维权
随着泥人张品牌的认知度日益成熟,泥人市场也开始渐渐庞大起来。自然而然,有很多人开始打起了泥人张牌子的主意。说到泥人张品牌的维权,张锠有着说不完的话。
“严格说来,泥人张这块牌子从1987年开始就被各种侵权,我也见过很多情况。曾经在一个地方,有人在我面前一直说跟‘张锠’很熟,在我表明身份后,那个人虽然当场很尴尬,但还是恳求我不要揭穿他,因为第二天当地媒体就要对这个人所谓的泥人张技艺大肆报道,我开始意识到这个事情的严重性。” 张锠很无奈地表示。
也正是从那时开始,很多人也向张锠建议,因为泥人张属于“国家瑰宝”,所以奉劝张锠赶紧注册泥人张的商标。也慢慢从此开始,张锠踏上了一条几乎从未间断过的维权之路。“当时注册商标也挺不容易的,说是一般商标都得是企业注册,个人想拿到不太容易。”
而在张锠看来,2005年12月开始,跨度7年的官司让其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。那一年,张锠及儿子张宏岳代表的北京泥人张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,以非法使用泥人张名称权、不正当竞争为由,起诉张铁成、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及北京泥人张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。“这是我在北京发现的,有门店我也进去过,大牌子上面写着泥人张三个醒目的大字,旁边则有很小的‘北京’两字,里面主要是售卖一些兵马俑。”
虽然7年后的今天泥人张已经被判回给张锠所有,但是张锠认为侵权仍远远没有结束。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看到‘泥人张’的侵权事件,但是后来一个美国公司辗转找到我,告诉我现在假的‘泥人张’已经不做国内了,开始搞国外贸易。我们又马上找到律师进行维权,而且现在还有很多报道在为已被判侵权的泥人张说话,这也是让我很无奈的事情。今年庙会上,假的泥人张也在自己的展位上大肆宣传。”
张锠的维权其实也是为民族的艺术品牌进行正名,因为这些品牌的无形价值是无法估量的。“同样的市场、同样的材料。他叫泥陶,我们叫泥塑,看似不同类,其实材料都是粘土。过程都是经过捏塑、干燥、烧制、表面装饰。所以工艺是一样的,市场也是工艺美术市场。所以必须进行维权。” 张锠坚定地表示。“对艺术品牌进行维护,之前虽然没有意识,但现在有了,不是为个人,是对民间艺术本身的保护,对泥人张艺术发展负责。”
泥人的传承
“泥人张如今已经经过160多年,每一代传承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题材。包括外来的、自身的。”谈到泥人张技艺的传承,张锠说起来头头是道。
在他看来,一门技艺作为一个技术本身,想要传承自然要后继有人,也正是有了人才能有作品,有影响力。当今泥人张的发展算是具有“多项性”的,从题材方面来说,过去这门技艺展现比较多的是民俗题材,如古典名著中的场景和人物。到了现在不但要继承还得融入现今社会,表现出现代题材,要有新人、新事、新风貌。如地震题材、54个少数民族的题材。
在材料方面,张锠介绍说,前几代泥人张主要以软脂材料的泥为主。泥人张是以塑和绘两种材料和工艺相结合的,塑这个环节用的是可塑性比较好的粘土,所谓可塑性好就是含沙量要适中,因为含沙多了不便塑造,含沙少了,作品容易变形。另外一种色彩,便是用绘画的颜料进行绘制。泥人张也正是这两种材料、两种工艺的有机结合。
其实在张锠看来,泥人塑造部分是很多技艺的“母体语言”。如陶器烧制等工艺,都需要用泥塑建成1:1的模型,然后再经过从低温到高温到中温的过程,所以作品的“重心”一定要准确。釉子也需要经历氧化和还原的过程,也要求在过程中充分地流动和反应,这也就是工艺制约性。所以现今的泥浆彩塑,也是利用泥人张的技法和陶瓷工艺相结合。
谈到泥人张的艺术风格,从第一代开始,分别是“静中求动、动中求变、科学求变”,其实根据创作者的性格不同,也会不自觉地反映到作品中。“不过,如今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,所以现在的泥人张工艺要追求单纯、简洁。不过单纯不等于简单,而是利用简洁的对比方法,让形和色形成同一种感觉上的丰富。同样造型、颜色上也运行各种对比方法。在概括简单的基础上,让作品有一种装饰性,这就是现在泥人张艺术形式的追求。”
最后就是这门技艺的创作空间,张锠介绍,过去的泥人张都是放在台子上或者柜子上的小型的雕塑,现代的泥人张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。“在学习过程中,我的导师告诉我小到首饰设计,大到城市雕塑都要让这门技艺有所展示。”泥人张来自于民间,所以一些作品难免显得有些“脸谱化”,“过去画名人,刻画的人物都能做到形神兼备,我们经常去戏楼创作,作品如速写一般”。
“老话讲‘做啥像啥’,泥人张这门技艺得名于民,现在要还于民。老技艺做到每个阶段都要有创新变化。现在有些人总是说老技艺要保持‘原生’,这个我非常不赞同。任何老技艺都要融入到社会当中。” 张锠如是说。